【 】虔州将归有诗别先生云“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
【19】虔州将归,有诗别先生云:“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先生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甚么?”敷英在座曰:“诚然。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译文】我即将离开虔州,写了一首诗向先生告别:“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先生说:“你如果没有来这里探究致良知的学问,还不知道‘好恶从之’所依从的是什么呢?”在座的敷英说:“确实如此。我曾读先生的《大学古本序》,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等来到这里听讲一段时间,才稍微理解其中的大意。”
敷英,生平不详,王阳明的学生。
【20】子中、国裳辈同侍食。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译文】子中、国裳等人陪先生一起就餐。先生说:“饮食只是为了滋养我的身体,吃了就要消化。如果只把吃的食物积存在肚子里,就成了痞积,怎么能滋养身体?后世的学者泛观博览,博闻强记,把各种知识留滞在心中,都是患了消化不良的痞积。”
【21】先生曰:“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问曰:“何如?”曰:“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之‘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译文】先生说:“圣人也是‘学而知之’,普通人也是‘生而知之’。”我问:“为何这么说?”先生说:“良知人人都有,圣人只是保全了它,没有丝毫遮蔽,兢兢业业,勤勉谨慎,良知自然生生不息,这也就是学习。圣人只是天生的成分比较多,所以称之为‘生知安行’。普通人从年幼即无不具备这个良知,只是被遮蔽得太多。然而,本体的良知自然难以泯灭,即便求学克治,也只是遵循良知。不过,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成分多,所以称之为‘学知利行’。”
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的样子。
黄直录
【】黄以方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先生曰:“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译文】我问:“先生的格物致知学说,主张随时格物以推致良知。那么,这个知就是部分的知,而非整体的知,又怎么能达到‘溥博如天,渊泉如渊’的境界?”先生说:“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涵盖万千,本来就是一个全体之天。只是因为被私欲蒙蔽,丧失了本来面目。心中的理没有穷尽,原本就是一个深渊。只是因为被私欲窒塞,则深渊丧失了本来面目。如今,时刻不忘致良知,把这些蒙蔽和窒塞全部清除干净,那么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先生指着天说:“比如眼前所看到的天,是明朗透彻的天,在四周所看见的天仍然是这个明朗透彻的天。只是因为被许多房子和墙壁遮蔽了,我们就看不到天的全貌。如果把这些房子墙壁全都拆除,就又是一个天了。不能说眼前看到的天是明朗透彻的天,而外面所看到的天就不透彻的天。由此可知,部分的知也就是整体的知,整体的知也就是部分的知。知的本体只有一个。”
黄直:字以方,江西金溪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漳州推官,王阳明的学生。
语出《中庸》第三十二章。
【2】先生曰:“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译文】先生说:“圣贤不是没有功勋事业、志气节操,只是他们能遵循天理,这就是圣人之道。圣贤不是因为功勋事业、志气节操而闻名天下。”
- 期货分析师的发展方向[图]
- 「面试技巧」淘宝客服面试技巧[图]
- 为什么升职加薪还没轮到你?[图]
- 疫情就业形势严峻,应届毕业生如何应对?[图]
- 哪些职业比较令人看好,适合长期发展?[图]
- 太原市排名前十大夜总会招聘礼仪模特行业标准及要求员工遵守相关[图]
- 谁不适合喝菊花茶?[图]
- 产后护理面面观[图]
- 呼吸:新生宝宝生存第一课[图]
- 战胜自卑,你会更年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