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行:迂回奔流。龙涸:故址在今四川松潘。
蚕陵县:古县名。西汉置,因在蚕陵山下得名,治今四川茂县北叠溪。
北部:即北部都尉治。南朝齐置,治今四川茂县西北。
岷山就是渎山,水叫渎水;又叫汶阜山,远在塞外,江水就发源在那里。《益州记》说:大江的源泉,按现今所知,开头是从羊膊岭下流出,水沿山崖散开,涓涓细流多以百计,浅得几乎连酒杯也浮不起来。水向东南流泻一百多里,到达白马岭,经过天彭阙,又叫天彭谷。秦昭王派李冰当蜀郡太守,李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形状如门,称为天彭门,又叫天彭阙。江水从这里起,上流十分细弱,所谓发源时只能浮起酒杯,就是指此。汉元延年间(前12—9),岷山崩塌,堵塞了江水,以致三日不流。扬雄作赋,在《反离骚》中说:从岷山投入江流之中,以吊屈原,名为《反骚》。江水从天彭阙东经汶关,又流过氐道县北。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划蜀郡北部设置汶山郡,以管辖该县。氐道县原是秦始皇所置,后来改为升迁县。《益州记》说:江水从白马岭萦纡流奔二十多里,到龙涸;又八十里,到蚕陵县;又南下六十里,到石镜;又六十多里到北部,江宽才有一百多步。江水又西流一百二十多里,到达旧汶山郡时,宽度才有两百多步;又向西南奔流了一百八十里,到湿坂,江才稍大了一点。
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江入郫江、捡江以行舟。《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邮在堰上,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左思《蜀都赋》云:西踰金堤者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这一段《注》文所记叙的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在秦代由李冰所设计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存在,而且依然发挥作用。成都平原能如此富庶,这个水利工程起了重要作用。郦道元重视河川水利,虽然足迹未能到达此处,但《注》文还能把工程全貌和盘托出。可惜现在流行的各种本子,都漏了李冰所订有关岁修的六字要领。即在“李冰作大堰于此”下,尚有:“立碑六字曰:深淘潭,浅包漹。”《元史·河渠志》提及此事,但未曾说明出于《水经注》。明曹学佺所编《大明舆地名胜志》(简称《名胜志》),在四川册下卷六、成都府六、灌县引《水经注》,有上述六字碑文。这六字对于岁修十分重要,也是李冰预见的重要指示。因为淘潭(滩)比包漹(筑堰)费力。后来的岁修者为了省工省事,往往以高作堰交差。这样,堰高而河床随着升高,结果堰坍水漫,工程败坏。所以《名胜志》所见版本虽已无法觅得,但这条佚文实在是至关重要。
大堰:即今都江堰,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今四川都江堰西北岷江中游。
堋(pénɡ):分水的堤坝。《太平寰宇记》记载,蜀人谓堰为堋。
郫(pí)江:任乃强认为即今之毗河。在四川境内,自都江堰分岷江东流,经郫县至成都,与锦江合。捡江:在四川境内。任乃强认为,今叫走马河,自宝瓶口外,分水东南流,至成都东南,与郫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