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上饶KTV招聘网 > 上饶热点资讯 > 上饶学习/知识 >  【 】先生曰“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

【 】先生曰“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

2022-12-02 08:05:03 发布 浏览 959 次

【2】先生曰:“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齐矣。若主人翁服药治病,渐渐痊可,略知检束,奴婢亦自渐听指挥。及沉疴脱体,起来摆布,谁敢有不受约束者哉?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译文】先生说:“良知好比是主人翁,私欲好比是凶悍的奴婢,主人翁卧病在床,奴婢便敢作威作福,家庭就得不到整治。如果主人翁服药治病,逐渐痊愈,稍微知道检点约束,奴婢也就自然逐渐听指挥。等到病痛完全脱身,起来主持家庭事务,谁敢不服约束呢?良知昏迷后,各种欲望横行。良知精明觉醒,各种欲望自然消除,也就像这样。”

【】先生曰:“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

【译文】先生说:“符合本体的是工夫,做了工夫的才能认识本体。”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请问乡愿、狂者之辩。曰:“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洁,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人尧舜之道。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干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惟不克念,故洞略事情,而行常不掩。惟行不掩,故心尚未坏而庶可与裁。”曰:“乡愿何以断其媚也?”曰:“自其讥狂狷知之。曰:‘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故其所为,皆色取不疑,所以谓之似。然三代以下,士之取盛名干时者,不过得乡愿之似而已。究其忠信廉洁,或未免致疑于妻子也。虽欲纯乎乡愿,亦未易得,而况圣人之道乎?”曰:“狂狷为孔子所思,然至乎传道,不及琴张辈,而传习曾子。岂曾子乃狂狷乎?”曰:“不然。琴张辈,狂者之禀也。虽有所得,终止于狂。曾子,中行之禀也。故能悟入圣人之道。”

【译文】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陪先生在座。请问乡愿和狂者的区别。先生说:“乡愿因忠信廉洁被君子引为同道,因同流合污而不得罪于小人。所以‘批评他吧,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说的,指责他吧,又没有什么可以责骂的’。然而考究乡愿者的本心,就能知道他们的忠信廉洁是为了献媚于君子,他们的同流合污是为了取媚于小人,他们的本心已经破损,所以不能进入尧舜之道。狂者志向在于效法古人,一切尘世中的纷乱喧嚣和习俗,不足以牵累他们的本心,真有凤凰飞跃千仞之巅峰的心志。一旦克除私念,就是圣人了。不克除私念,所以洞察事情,常常行为放纵而不加修饰。正因为行为不加修饰,所以本心还没有损害,差不多可以栽培。”问:“怎么断定乡愿有谄媚心理呢?”先生说:“从他们讥笑狂者、狷者可以看出来。他们说:‘为什么要这样落落寡合呢?生活在这个时代,就为这个世道做点事,过得去就行了。’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安于所取而不疑,所以称之为相似。然而三代以下,士大夫获取盛名以治世,不过和乡愿相似而已。考察他们的忠信廉洁,有时候恐怕连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不免怀疑。即便想要纯粹归于乡愿,也不容易实现,何况圣人之道呢?”问:“孔子曾考虑过狂者和狷者这一类人,但至于传承圣人之道,并没有传给子夏、子张这些人,而传给了曾子。难道曾子是狂狷一类吗?”先生说:“不是的。子夏、子张这些人,是狂者的禀赋。虽然有所得,但最终只是狂者而已。曾子具有中道的禀赋,所以能体悟圣人之道。”

语出《孟子·尽心下》。

语出《孟子·尽心下》。

琴张:有人说是颛孙师,字子张。

【】南逢吉曰:吉尝以《答徐成之书》请问。先生曰:“此书于格致诚正,及尊德性而道问学处说得尚支离。盖当时亦就二君所见者将就调停说过。细详文义,然犹未免分为两事也。”尝见一友问云:“朱子以存心、致知为二事。今以道问学为尊德性之功,作一事如何?”先生曰:“天命于我谓之性,我得此性之谓德。今要尊我之德性,须是道学问。如要尊孝之德性,便须学问个孝;尊弟之德性,便须学问个弟。学问个孝,便是尊孝之德性;学问个弟,便是尊弟之德性。不是尊德性之外,别有道问学之功;道问学之外,别有尊德性之事也。心之明觉处谓之知,知之存主处谓之心,原非有二物。存心便是致知,致知便是存;已、,亦非有二事。”曰:“存心恐是静养意,与道问学不同。”曰:“就是静中存养,还谓之学否?若亦谓之学,亦即是道问学矣。观者宜以此意求之。”

【译文】南逢吉说:我曾经以《答徐成之书》这封信请教先生。先生说:“这封信对于格致诚正,以及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些地方讲得仍然有些支离。大概是因为当时就朱子、陆象山两人所认识到的东西将就调停。仔细考察文义,未免仍然分为两件事。”曾经看到一位朋友问先生:“朱子把存心和致知分为两件事,如今把道问学看做是尊德性的工夫,作为一件事看怎么样?”先生说:“天命赋予我的叫作性,我得到这个性叫作德。现在要尊崇我的德性,必须道问学。如果要尊重孝的德性,就必须去学习思考孝;尊崇悌的德性,就必须去学习思考悌。学习追问孝,就是尊崇孝的德性;学习追问悌,就是尊崇悌的德性。不是在尊崇德性之外,另有一个道问学的功夫;也不是在道问学之外,另有尊崇德性的事情。心的自觉明朗之处称之为良知,良知所存养的地方称之为心,原本就不是两个东西。存心就是致知,致知也就是存心,也不是两件事。”问:“存心似乎是静养的意思,和道问学不同。”先生说:“就是在宁静之中涵养,还称之为学习吗?如果也称之为学习,那就是道问学了。你们应当按照这种理解去思考。”

南逢吉,南大吉之弟,字元贞,陕西渭南人。

【】先生曰:“舜不遇瞽瞍,则处瞽瞍之物无由格。不遇象,则处象之物无由格。周公不遇流言忧惧,则流言忧惧之物无由格。故凡‘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正吾圣门致知格物之学。正不宜轻易放过,失此好光阴也。知此则夷狄患难,将无人不自得矣。”

【译文】先生说:“舜如果没有遭遇瞽瞍这样的父亲,那么和瞽瞍相处这件事就没办法端正。不遭遇象这样的兄弟,那么和象相处这件事就没法端正。周公如果不遭受流言蜚语和忧惧,那么流言蜚语、忧惧这种事情上就没办法端正。所以凡是‘动心忍性,增加那些不能的’,正是我们儒家圣人致知格物的学问。就是不要轻易放弃,丧失这种好机会。理解了这一点,则身处未开化之地也好,身处患难之地也好,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能从中有所得。”

【】问:“据人心所知,多有误欲作理,认贼作子处,何以乃见良知?”先生曰:“尔以为何如?”曰:“心所安处,才是良知。”曰:“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